對發展黃山市養老服務業的思考與建議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養老市場的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特別是養老行業發展滯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為了解黃山市養老市場發展情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國家統計局黃山調查隊于2018年6月走訪了有關市直單位,對部分社區和養老機構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查看以及與養護對象直接交流等方式進行了深入調研,了解了黃山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需求狀況,感受了近幾年的發展成效和存在問題,也對下一步養老服務業發展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黃山市人口老齡化狀況及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
(一)人口老齡化狀況
1.勞動力資源不斷減少。2017年末,黃山市常住人口138.4萬人,比2002年末的146.9萬人減少8.5萬人,其中,全市15-59周歲人口86.3萬人,比2002年末的96.3萬人減少10萬人,年均減少0.667萬人。
2.老年負擔不斷加重。2017年末,黃山市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0萬人,比2002年末的15.3萬人凈增4.7萬人,年均增加0.313萬人。老年撫養比從2002年的15.02%上升到2017年的20.18%,增加了5.16個百分點,年均增加0.344個百分點。
3.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2017年末,黃山市60周歲及以上人口32.33萬人,比2002年末的21.07萬人凈增11.26萬人,年均增加0.751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由2002年末的14.34%上升到2017年末的23.36%,增加了9.02個百分點,年均增加0.601個百分點。65周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由2002年末的10.43%上升到2017年末的14.46%,增加了4.03個百分點,年均增加0.269個百分點。按照國際通??捶?,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10%或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按這一標準,黃山市自1997年就已進入老齡化階段,從上述數據看,黃山市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4.老齡化深度及老年撫養比均高于全省和全國。2017年末,一是黃山市60周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高出全省3.63個百分點、高出全國5.1個百分點;65周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高出全省2.08個百分點、高出全國3.7個百分點。二是老年撫養比高出全省2.24個百分點、高出全國5.3個百分點。因為黃山市是典型的人口流出地區,外出人口多以中青年為主,再加之過去人口出生率橫向比較低,導致黃山市常住人口老齡化深度及老年撫養比均高于全省和全國,其養老需求更為迫切。
(二)養老服務業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面對嚴峻的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黃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發展養老服務業納入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切實把養老服務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時,將養老服務納入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予以統籌推進。市、區縣、鄉鎮(街道)層層建立健全黨政主導、民政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業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1.政策措施穩步推進。一是堅持把老齡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綜合考核,精心制定《黃山市“十三五”養老服務業專項規劃》,排出了居家養老服務推進工程、醫養結合示范工程、養老服務品牌和產業集群培育工程、適老環境無障礙建設工程、智能養老便民服務工程、養老人才培養工程等“六大工程”,為老齡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二是認真落實國家高齡補貼等政策,深入實施“銀齡安康”行動,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醫保、城鄉低保和農村五?!叭齻€全覆蓋”,去年發放高齡津貼2500多萬元,落實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經費近2億元,有效保證了老年人口特別是困難老人基本生活。三是聚焦農村五保老人“住院護理難”,組織各區縣集中購買商業保險,既減輕了財政負擔,又破解了無人護理、無錢護理問題。四是為貫徹落實《安徽省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2018-2020年)行動計劃》,黃山市政府辦公廳今年6月6日印發了《黃山市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2018—2020年)行動計劃》,從政策措施上推進黃山市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2.居家養老積極探索。家庭養老一直是我國主要的養老方式,黃山市約有96%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去年,黃山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通知》,以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難老人、失能老人為重點服務人群,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服務的新形式和新內容。一是從2010年以來,利用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項目資助的契機,在108個農村村委會建設農村幸福院,為農村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二是積極開展居家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確定7個縣級、36個鄉鎮級、114個村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設點。三是將城市精品社區建設納入市級民生工程,在已經完成的城市精品社區的建設中,把為老服務設施作為重要內容,建成了一批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務、文體活動、日間照料、疾病護理與康復等服務設施和網點。其中日間照料中心床位均在20張以上,建有日間休息室、休閑娛樂室、醫療康復室以及餐飲室等基本設施,優先為困難的高齡、鰥寡獨居以及其他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群體提供日托服務。四是探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新形式和新內容,以滿足廣大居家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需求為目標,以保障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和特殊困難老人、失能老人為重點,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化運作的原則,建立關注困難老年群體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2016年起,屯溪區與撥撥就靈信息化服務公司合作,啟動“屯溪小哥”便民服務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特殊群體老人(包括60歲以上分散供養的“三無”老人、低保困難老人、重點優撫對象等)提供定期免費上門服務。
3.社區養老服務多樣。社區養老既能不離開家庭,與子女待在一起,又能在家門口找到同伴,實現“老有所樂”,已逐漸成為老年人群體理想的養老狀態。近年來,黃山市把為老服務設施作為城市精品社區和美麗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建成了一批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務、文體活動、日間照料、疾病護理與康復等服務設施和網點。特別是出臺《黃山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運營試點方案》,先后建設了43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擁有短期托養床位1202張,建有日間休息室、休閑娛樂室、醫療康復室以及餐飲室等基本設施,優先為困難的高齡、鰥寡獨居以及其他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群體提供日托服務。做到了高齡津貼覆蓋面達到100%;低收入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或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達到49.5%;低收入老年人中失能失智老年人享受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或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達到87.8%;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達93.61% ;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73.1%。
4.機構養老有序發展。機構養老對于高齡、失能、“三無”等特殊老人群體起到托底作用。黃山市在機構養老方面,一是加大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力度。全市多方籌集資金8000多萬元,新建或改擴建了67家鄉鎮敬老院;市本級投資5000萬元,建設了建筑面積達9000 余平方米、床位250張的黃山市老年公寓。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養老服務機構97家,其中市級投資舉辦1家、區縣投資舉辦14家、鄉鎮投資舉辦67家,社會力量投資舉辦15家,15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11家,設有醫務室或護理站的8家;全市擁有各類養老服務床位12573張,其中養老床位7751張、醫療機構內護理床位和康復床位2501張、短期托養床位2321張,2017年全市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32.33萬人,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8.9張。養老服務體系呈現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格局。二是加大民辦養老服務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市政府制定了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的優惠政策,在用地、稅費、水電氣、電視、通信、金融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對新建、擴建(或租賃經營)床位數超過50張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取得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在正常運行一年后,給予每張床位2000元的一次性開辦補助;對新建、擴建(或租賃經營)床位數超過300張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取得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在正常運行一年后,給予每張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開辦補助。市級養老機構開辦補助由市級財政承擔,區縣養老機構由市級財政承擔30%,同級財政承擔70%。對已開業的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和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依據實際入住老年人數,按每人每月200元標準給予運營補助,其中為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務的,按照其輕、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運營補助標準分別上浮50%、100%、200%以上。今年市財政兌現了2017年度市級養老機構運營補貼173.49萬元,其中康樂老年公寓78.68萬元、黃山市老年公寓74.9萬元、圣天地頤養公館19.91萬元。三是加大養老機構從業人員職業培訓力度。定期舉辦養老機構負責人和護理服務人員培訓班,開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崗前培訓,提升機構從業者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5.醫養結合試出成效。推動醫療衛生資源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是化解高齡、失能、失智等老年群體護理難題的有效途徑,也是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2016年10月,黃山市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意見》。民政部門重點做好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合作機制等工作。指導全市各類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完善“醫養結合”服務協議,落實雙方責任;發揮各地優勢,利用現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和資源優勢及市場發展趨勢,積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集旅游、養老、運動醫學、康復醫學為一體,旅醫養融合發展的服務機構。同時,鼓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為養老機構、社區照料中心和居家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市第三人民醫院先行先試成立了以“醫養結合”為特點的“老年科”,為廣大老年人提供融醫療康復、生活照料、慢病托老、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老年護理新模式,以滿足現代多元化的養老需求。休寧縣與上海洪天養老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休寧縣養老護理康復中心合作協議》,洪天公司從2017年7月開始,在該縣現有養老院基礎上,新增投資1200萬元,將其建設成集養老院、護理院和休閑旅游度假基地為一體的養老康復護理中心。
6.養老服務獲得肯定。當前黃山市的養老服務機構收費標準采取兩個政策,即民辦養老機構實行自主定價,具體成交價格由當事人與院方敲定;公辦養老機構則實行物價部門核準定價。為進一步了解黃山市養老機構的收費情況,我們深入調研了兩個CPI采價點黃山市康樂老年公寓和黃山市老年公寓。黃山市康樂老年公寓收費是根據實際情況和個人需要確定,護理費最高為每月1600元、最低為每月600元,膳食費每月400元,床位費最高每月600元、最低每月400元,水電費每月100元,其他每月500元,押金費用最高5000元、最低1000元。黃山市老年公寓收費是根據服務對象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和照料要求確定,護理費收費情況:自理的每月200元、半自理的每月500元、全護的每月1000元、特護的每月1500元,膳食費根據實際消費收,床位費:多人間每月650元(每人每月另收水電費100元)、兩人間每月980元(水電費據表收費)、單人間每月1800元(水電費據表收費)、押金費用最高10000元、最低1000元。據服務對象反映,對所住養老公寓很滿意,認為服務較好,收費也合理。
二、養老服務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黃山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總體而言,黃山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起步較晚,基礎較差,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1.養老機構公辦的多、民辦的少。黃山市共有各類養老機構97家、其中公建公營78家,公建民營4家,民辦養老機構僅有15家,僅占15%。根據《黃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黃政辦〔2018〕9號)精神,實現“到2020年社會力量運營的養老床位占比不低于70%”的目標還有待各方持續加力。
2.養老機構低端的多、高端的少。目前黃山市大多數養老機構只能為生活能自理的低齡老年人提供就餐、換洗衣被、衛生清掃等服務單一的日常生活照料, 上一篇:立足優勢 順勢而為 努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下一篇:黃山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研究
版權所有:黃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地址:安徽省黃山市濱江東路7-7號7樓 郵編:244000
電話:0559-2355439 傳真:0559-2355856
皖ICP備19017007號-1
技術支持:黃山智慧城市科技
掃碼關注
微信公眾號